第二四一章 雒阳一夜(二)(1 / 1)

恶汉 庚新 2665 字 12天前

第二四一章 雒阳一夜(二)津的战斗打响,对于阳的震动,甚至远远超过了成地的战斗。

相比之下,各地战斗动辄数万人,乃至十几万人的交锋。

孟津加起来也不过万多人的战斗,为何会有如此影响力呢?原因很简单,从孟津到阳,直线距离不超过三十里,曲线距离最多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。

孟津一旦失守,则阳危矣。

明眼人可以清楚的感受到,阳城中弥漫着一种很诡异的气氛。

早些天还在对成皋等地的战斗指指点点的人么,仿佛一下子偃旗息鼓,没了声息。

当重伤的华雄被送回阳之后,董卓大吃一惊。

华雄,可以说是他手下的心腹大将,也是除董俷以外,凉州军中的第一位猛将。

怎地就受了重伤,还险些丢了性命。

一边调派太医为华雄诊治,董卓同时紧急召来在阳的亲信,商讨各种对策。

李儒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,显得忧心忡忡。

“文开重伤,孟津只靠庞德和氏仪,只怕危险。”

种拂轻声说道。

李儒却说:“未必,不是说安门校尉徐晃在孟津吗?此人我也见过,曾在宛县与黄巾交锋,颇有本领。

侯对此人非常赏识,我想有他在,应该可以支撑一下吧。”

种拂冷笑道:“安门校尉?我不是很清楚,只是听说这个人长期在张温麾下效力,还是张温保奏,升任安门校尉。

张温死于太师之手。

难保此人和关东诸侯有染。”

这一句话。

仿佛警钟一般,在李儒和董卓耳边敲响。

两人相视一眼,董卓点头道:“颖伯说的不错。

这徐晃和我们只有一面之缘,虽说侯对他非常赏识,可分别多年,我也未曾听说二人有来往,只怕是怀有二心。”

“那……”李儒似乎是在询问董卓的意见。

薰卓沉吟片刻,突然阴冷一笑。

“区区毛贼,我当亲自讨之。

明日我就率军兵发孟津。

文开,你随同我一起出发,为我军师中郎将。

我倒要看看,反贼如何嚣张。”

李儒似乎不愿,一蹙眉道:“那阳……”“阳方面,无需担心。

我只带并州军出征,尚有凉州军在此坐镇。

当无大患。”

李儒道:“可是朝中不可一日没有主事之人,皇上年幼,谁能主政?”“太尉杨彪,司空黄宛。

皆干练之臣。

可以代为辅政……士孙瑞也在阳,可命之协助。”

说好听。

叫做协助,说难听一点,就是监视。

这士孙瑞是司隶扶风人,表字君荣。

此人少传家业,有博达无所不通之能,著有文集,在士人之中颇有名气。

士孙瑞刚投靠董卓地时候,薰卓对他并不是很信任。

不过随着几年来地相处,此人在各方面给予了董卓很大的帮助,得到了薰卓的重视。

如今,士孙瑞官拜尚书仆射,属于一个闲官。

经过长时间地观察,董卓对此人,也算是比较信任。

在董卓想来,有士孙瑞在,可以监视杨彪等人。

而阳兵权,在樊稠、徐荣、张济等人手中。

内有宫卫可以依持,自然不会有问题。

徐荣三人,可都是他凉州的老人。

薰卓做出了决定,阳立刻动作起来。

太师亲征,其规模自然非同小可。

两万并州军在整备之后,于第二日浩浩荡荡的开拔出阳。

薰卓率麾下将官三十余人,坐镇中军,以并州军督军从事魏越为先锋,向孟津进发。

这魏越,是李儒从并州军中提拔出来的军官。

原本只是一个牙门将,不过带兵很有一套,武艺也非同凡俗。

只是早前并州军中不缺将官,魏越也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。

李儒从军中破格提拔,令魏越更是感激。

薰卓出发了,阳城却并不平静。

种拂家中聚集了一群人,一个个面色凝重。

“诸公,如今董贼离京,阳兵力空虚。

我等苦等了一年,放有今日的机会……老太傅被囚于牢笼,日夜等待着我等救援。

关东诸侯也在浴血奋战,我等当有所行动。”

“颖伯公,董卓虽然离京,可是京中尚有数万凉州军,我等如何行动?”说话地,是朝中少府阴偱,也是阳名士。

这时候,种劭从外面走进来。

“申甫回来了,事情如何?”种拂起身,沉声询问。

种劭笑道:“叔父放心,董贼前军于午后已经过了谷城,我预计董贼中军将会在傍晚抵达谷城修整。

如今只等谷城方面的消息,只要董贼一到,我等大事可成。”

种拂笑了,笑得非常开心。

他隐忍一年有余,不惜背负骂名,为的就是今日的一搏。

想当初,他得到了袁隗的嘱托,奉命投靠董卓。

说实话,种拂看不起薰卓,从来都看不起。

想当年在凉州和董卓相识,也不过是因他的父亲对薰卓颇为赏识而薰卓,区区一良家子,一鄙夫,怎敢当权?若非袁隗苦苦哀求,种拂甚至不愿意理睬董卓,哪怕是董卓身居高位,依旧是一鄙夫。

“阴少府刚才问我,凉州军如何办?”—种拂一笑,“我为大家引荐一人,或许可以为诸公解除心中烦忧。”

说着话,他笑着冲门外道:“君荣,请进吧。”

只见门外走进一文士,青衫高冠,手持一把白绸折扇,一派淡然之色。

“士孙瑞,你……”有认识这文士的人,忍不住惊叫起来。

来人,正是董卓把阳托付的士孙瑞,向众人一拱手。

“诸公。

一切都在掌握中。”

种拂说:“君荣早在前年先皇雍丘遇刺时,奉太傅之命依附于董卓,谋取今日地局面。

君荣掌南宫。

介时他会调走南宫卫,我等挥军直入宫中,到时候大事可成。”

“太傅实乃神机妙算啊!”一员武将起身鼓掌,“王环所辖越骑一营,愿听从调遣。”

却见执金吾胡母班冷笑起来,“仅越骑一营。

不过千人,且能控制宫中?我这个执金吾,手中除了几百家将以外,全城军士,谁也调动不起来,又有什么用处?”是啊,只凭越骑一营,只怕……却见士孙瑞笑道:“诸公莫要担心。

此事我亦有安排。

只要今晚谷城传来消息,一切就可以见分晓。

倒是诸公,我有一语,请三思之。

诸公皆阳大族。

家中都有私兵。

若将私兵聚集起来,少说。

也有四五千之中。

配合越骑,足有占领皇宫。”

种拂鼓掌而笑,“不错,只要皇上在我等手中,则董贼士气必然大落。

成皋、阳等地地战局,说不定将会因我等地行动而出现转机。

到时候,中兴栋梁,非诸公莫属。”

中兴栋梁吗?这可是一个老大的头衔!大鸿胪韩融拍案而起,“就这么办。

总不成总被一群鄙夫压在我等头上作威作福。

老夫愿将私兵奉出,助颖伯、君荣成事。

只是还有一点,需要颖伯给予解惑。”

“韩公请讲,某知无不言。”

“我等是尊帝,还是尊王?”其余众人,不由得愕然地向种拂看去,眼中流露疑问。

这地确是一个非常重要地问题。

尊帝,就是现在的汉帝刘协。

若是尊帝的话,那么似乎于情理之中有些说不过去。

为什么呢?刘协是董卓立的皇帝,他们尊帝,等同于是说关东诸侯,皆为反贼。

好吧,不尊帝,我们尊王,也就是认可陈留王刘辨的皇统正宗。

这地确是可以把一切问题都掩盖过去,可唯一的一个问题是,陈留王和董俷之间……有些为难。

种拂低下头,沉吟片刻后回答:“其实,董卓废立,确有先皇诏书,可说无甚问题。

关键是在于……所以老太傅以为,我等当尊王,亦应当尊帝,才是最为高明。”

尊王,亦尊帝?这屋子里的人,一个个都说得上是人精。

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。

尊王,是要把刘辨重新扶上帝位,而尊帝,也是遵循先皇遗诏。

只是这废立之举,当有三公完成,而不是那凉州的鄙夫。

如此,名正言顺。

士孙瑞在一旁聆听,心里面突然感到了一丝悲哀。

如此这么一折腾,汉室的尊严,只怕是再也不剩下一丁点了,可称得上是悲哀啊。

可哪有什么关系?只要我等执政,定能再给大汉一个朗朗乾坤!士孙瑞安慰自己一番,那心头的一丝悲哀,随即也就烟消云散了。

*当晚,自谷城方面,传来了令士人们关心鼓舞的消息。

薰卓大军已经抵达谷城……种拂等人立刻召集人马,越骑当先。

不过让众人感到吃惊地是,在越骑之后,尚有一支人马,竟然是原西园新军助军左校尉张绣。

火光中,张绣一身戎装,俊脸上杀气腾腾。

执金吾胡母班拉住了种拂,奇怪的问道:“这张绣……不是董贼的人吗?怎么会出手帮我们?”种拂看了一眼队伍中的张绣,笑了起来。

“胡母大人难道忘记了吗?当年先皇立八校,曾试图拉拢张绣。

那张竹原本在董家子麾下效命,因为这件事,而疏远了董家子。

后来董卓入京,张绣虽然重回帐下,可因为董家子地缘故,再也难得重用。

如今,薰系人马皆有封赏,唯有张绣……嘿嘿,一个金墉门侯,手下八百老弱残兵,你说张绣又怎么可能能忍的下去?”胡母班恍然大悟,“亦为君荣杰作?”“正是!”“张绣心中,多有不满,故而君荣一劝说,立刻相应。

休看此人品性不好,但武艺却是最为出众。

过一会儿。

王环率领越骑袭击太师府。

张竹随我等攻入皇城。”

胡母班还是感到疑知道那张绣地叔父张济,如今可是阳北大营的主将张绣就不怕和叔父张济翻脸成仇?但这念头一转。

胡母班立刻恍然大悟,明白了其中地奥妙。

只怕今日这件事,张济也有份儿参与吧。

怪不得种颖伯不把阳地凉州军看在眼中。

若是张济在,而士孙瑞手中又有虎符,当能令凉州军安定。

想到这里,胡母班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都消失了。

振作精神,随众往南宫而去。

在正阳门口,兵分两路。

王环率人直扑太师府,也就是早先的大宅门。

而张绣领三四千人,往皇宫而去。

南宫很安静,大门洞开,却不见一个守卫士卒。

士孙瑞带领一干亲信,在南宫城头上眺望。

远远地看见种拂等人前来。

忙带着人下城头来。

“老太傅……”种拂等人一眼就认出了士孙瑞身后,由两人搀扶着的袁隗。

只见袁蓬头垢面,面容憔悴。

外罩一件厚厚的锦袍,但是可以看到内里褴褛的衣衫。

和身上的血迹。

“老太傅,您……受苦了!”种拂跑过去。

一把搀扶住了袁的手臂。

袁隗老泪横流,“若非君荣暗中照应,只怕老夫已成枯骨,今日能见颖伯,实开心哉。”

种拂咬着牙,强忍心中地悲痛。

一手扶着袁隗,向士孙瑞问道:“太傅家人……”士孙瑞的面颊抽搐了一下,轻声道:“凡活着的,我都已经救出来了。

颖伯莫要怪我,非是我不肯尽全力照拂。

有些事情,我若是做的太过了,则大计就会败露。”

袁隗也道:“此事怪不得君荣,怪不得君荣……董贼欺我,我偏不死。

今日,正是我等人扬眉吐气之时。

申甫,你带一千人镇守南宫,其余人随老夫前往永安宫。”

强压着心中的兴奋,种拂等人连连点头。

张绣一马当先,带着数十个亲卫往皇宫里走。

种拂等人陪伴袁隗,紧紧的跟随着。

从南宫进入,需要穿过青琐门,绕过嘉德殿,而后在穿过一个夹道,就到达了永安宫。

早已经探明,那永安宫只有五百鸾卫镇守,今夜当值的鸾卫官,是司马香儿。

说实话,不论是谁,都没有把鸾卫放在眼中。

区区女人,就算是再厉害,又能厉害到什么地方?别看她们今日闹得欢实,总有一日,要她们跪下求饶。

张绣跨坐一匹白龙驹,下意识的紧了紧掌中大枪。

皇城中,寂静无声,不见半个守卫。

士孙瑞笑道:“今日我把南宫卫调走,所留下地人,也都是我的亲信。

城外凉州军,有张济坐镇,随时都可以听从我等的命令。

颖伯,我们隐忍了许久,终于可以出头了。”

“当杀董贼,董贼满门,都不可留!”袁隗咬牙切齿的说道:“特别是那董家子,亦应斩除。

此人留着,终是一个祸害。”

众人轻声细语,已经绕过了嘉德殿,从夹道穿过。

前方,就是永安宫。

司马香儿早已经发现了不对劲,集结鸾卫,与宫前结阵等候。

“前方何人,再不停步,就格杀勿论。”

那声音传入张绣地耳中,却激起了他胸中的怒火。

鸾卫,貌似是董西平地人。

不管他,且杀了这些贱女人,出了我心中这口恶气再说。

扭头看去,只见袁隗轻轻颔首。

掌中大枪扑棱棱一颤,张绣厉声喝道:“我乃张绣,特来求见陈留王,挡我者,死!”**白龙驹一声暴嘶,风一般的冲向鸾卫。

几乎就在同一时间,四周战鼓声齐名,喊杀声震天。

一具具火把出现在四周宫墙上。

从永安宫内,大步流星的走出了一行人。

为首的,身高八尺,膀阔腰圆,体态略显臃肿。

一件黑色锦袍,外罩特制的软甲。

肋下佩剑,形容威猛,赫然正是董卓。

在他身旁两侧,一边是李儒,另一边却是典韦。

二人面带森然冷笑,凝视永安宫前的众人。

四周,宫墙之上,***通明。

有无数军士立于墙上,手中持强弩。

宫墙下的无数个角门中,涌出一队队的人马。

为首一员大将,黑盔黑甲,**铁,掌中一杆大枪。

身后跟随八百精壮,一个个全都是镔铁罩面盔,镔铁锁子甲。

为首一排,大盾长刀,盾后藏有弩兵,长枪兵,长矛兵,林立其后。

这一支人马出现,带着一股子肃杀之气。

迅速横在了鸾卫身前,整齐迅速,却没有发出半点声息。

鸾卫随后,退入宫内,宫门紧闭。

那黑甲将军厉声喝道:“张绣,背主小人,还不下马投降,义在此,恭候多时。”

跳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