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和尚道士一家人(1 / 1)

殷时君说罢,手撵裙角站了起来。她本来就是娇媚的桃花脸蛋儿,此时满脸冷漠,颇有点指点江山的气概。在场的众人被她的容颜所摄,明明知道她身份低微,也无一人反驳,就好像她才是这里的主人,而书公子和刘三爷才是陪衬。

“阿弥陀佛!”

此时,道济一声佛号,众人都转醒了过来。道济低声道:“施主所言有理,不如七日后再战。”他手上拿着一串琉璃佛珠,闪闪发光。

刹那间,飞狮堂的人都朝道济看了过来,见这位衣衫褴褛的和尚双目炯炯有神,又想起他之前指点杨坤的几招,都知道他是一位武道高手。武林中最令人敬佩的,就是这种不显山不漏水的‘真人’了。

如今道济也答应了下来,刘三爷再无反驳的念头,起身道:“既然两边都同意了,那就七日后再比,只是今日还有一场比斗,是书贤侄和杨贤侄的比武,这……”

书公子道:“我和杨兄弟的比武可以押后。”

“好!”

刘三爷走上擂台,对众宾客作揖一番,然后把比武延后的事情说了。之后,然后安排众人先去隔壁的岳山楼住宿,费用全包。这场闹哄哄的比武并没有因为陆铭的打断而消弭下来,反而变得更加热闹了。

等众宾客都走光了,院子里只剩下一直没有动弹的道济和尚和陆铭几人,刘三爷忙着招呼宾客也没了踪影。道济和尚站起身,走到陆铭身边,忽而皱起眉头:“你……一个局外人,怎么也掺和进这场比武?”陆铭不解道:“咱们习武的人,上擂台过两招怎么了?你徒儿杨坤能争夺第一,我就不能?”

道济听了连连摇头:“你不该掺和进来。赢了没好处,只落得一个迷失自我的下场。”

陆铭道:“大师此言差矣,佛曰不争,你徒儿却比我的好胜心还强,这可不是什么好事!”杨坤在旁怒道:“什么好胜心强?我和书兄比剑,不需旁人的指教!”道济摇了摇头,不想再争执下去,转身对杨坤说道:“这位施主不听劝,佛也难渡有缘人,咱们且去吧。”

道济和杨坤一起离开了。

陆铭看着两人的背影,深深的皱起眉头。薛灵双道:“这和尚神神秘秘的,和你说的那个殷时君有点像,嗯,都是神神叨叨的人,俗话说‘和尚尼姑是一家’,你说殷时君会不会其实是一个尼……”陆铭连忙道:“可别乱开玩笑!”薛灵双连忙住了嘴,只是面带微笑,朝陆铭吐了个舌头。

“小姑娘可真会说笑,本君不是尼姑,只是个闲散的道士呢。”

殷时君淡淡的声音从后面传来。

陆铭一转头,见她面如桃花,就这么站在观战台的阶梯上。书公子却不知道哪里去了。陆铭知道她来历不简单,抱拳道:“前辈,杨坤的剑术十分厉害,七日后我该怎么战胜他?”殷时君道:“本君也没办法。那臭和尚有七宝琉璃珠,有护法之职,有权维护这里的稳定,他为了让历史不被人改写,也一定会暗中帮助杨坤。”

陆铭听得云里雾里的,不解道:“这分明是幻境,为何发生的一切又对现实有影响?”

“……现实?”殷时君沉吟片刻,“……本君不能说太多,你仔细想想本君给你的提示,特别是第一条和第二条,或许能帮你分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现实。至于那和尚,本君暂时惹不起,还得靠你自己来对付杨坤。”

陆铭皱眉道:“我的剑术和他相差甚远,如今又被他破了掌法,这……”

“你的剑术确实一塌糊涂,而且……嗯,如果说破了,本君就犯戒了。”她似乎十分顾及,连说话也是斟酌再三。陆铭实在不理解她在顾忌什么,只是抱拳道:“还请前辈指点,晚辈一定守口如瓶,不对任何人说起你和我的谈话。”殷时君却摇头道:“你说与不说,并无区别。”

“你前辈……在顾忌什么?”

殷时君沉默不语,眉头紧锁,似乎在思索对策。她忽而抬起头,对陆铭问道:“你可知这皇宫内有一位上将军?”

“自然知晓,我还和他打过两招。”

殷时君:“你一定输了,对不对?”

“惭愧。”

“你再去会一会那个上将军,但这次不要用你的剑法和内功。”殷时君似乎想起来什么,抬起手来,轻轻地指着薛灵双道:“你让这小姑娘教你几招,再去和那个上将军打。”

陆铭不解道:“为何?”

“去了就知道了,记着用这小姑娘教你的招式,也别动用内功。等你过完招就明白了,或许……如果你资质聪慧,也能打赢那个杨坤也说不定。”

殷时君说道。

陆铭沉默不语,脑海中回想起上将军的剑招,只觉得出神入化,甚至比杨坤更强。上将军挥剑的时候他根本来不及想,也想不出任何应对的招式。不仅一招一式很完美,而且毫无破绽。

此时和上将军去打,怎么可能有胜算?

又为何要用薛灵双的剑招?

薛灵双在旁问道:“前辈你眼界非凡,为何委身青楼?”殷时君道:“谁让这里是那和尚的地盘呢,本君来这儿闲待片刻,总不想被一个和尚说教,所以只能委身青楼了,那种烟花之地和尚总不好去的。”薛灵双愕然道:“那和尚还能把你怎的?”殷时君摇头道:“说了你也不懂,且先去会一会上将军。”

…………

陆铭和薛灵双告辞出来,一出门,就见到许多达官贵人守在门口,他们是专程来结识陆铭的。因为陆铭之前的一战太过凶猛,掌法堪比九阶武者,甚至比许多将军级别的人还强,所以造成了不小的轰动。同时,杨坤竟然能破去陆铭的掌法,也被一群人刮目相看。

这场比斗变得更加激烈了。

陆铭不想和这些过去的人有太深的纠葛,只是假意逢迎,但忽然想起来这里是四十年前,他还不认识上将军,如果要去宫廷里面还得靠这些当官的。于是他就热情了一些,说想找上将军过几招。

当朝史官曹中云听了十分激动,因为上将军从无败绩,如果陆铭能打败上将军,那史书上就要重新记载了。他主动跳出来说能帮忙引荐,陆铭连忙谢过曹中云,然后和薛灵双离开了。

路上,陆铭问薛灵双自己武功如何,剑术怎么样。薛灵双一直说他的剑法和内功都很强。陆铭却深深的皱起眉头,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薛灵双的剑招来对付上将军。殷时君这么说,明显就是瞧不起他的武功了,而且偷学薛灵双的武功,不知道她有没有芥蒂。

薛灵双却不在乎自己的剑招,只说自从薛家衰落之后,什么传承和剑招都不重要了,她之前学的“断离分合剑”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,因为她要重新开始生活,不再当曾经的薛家继承人。

陆铭不由得心生感激。

就这样,两人回到客栈之后就关上门开始研究剑招。薛灵双把她在山上学来的《太上剑诀》倾囊相授,不过她也只学了第一式:真幻相交。这剑法和陆铭见过的大大的不同,不需要半点内功来催动,而是要修炼者保持亦真亦幻的心境。至于怎么保持心境就因人而异了,薛灵双说她每次想到陆铭的时候就觉得使剑十分畅快,而想到自家那些悲伤的往事就完全使不出剑招来。

这种解释,让陆铭更加迷惑。

陆铭先是把剑招记在心里,练了一百便,练到十分纯熟的境地。不过这剑招平平无奇,没有半点威力,有些招式甚至和内功的运转完全不通,这一点他实在有些费解:用这种不着调掉的剑招怎么可能打的赢上将军?

他十分不解,央求薛灵双用这剑法和自己过两招,谁知刚摆开阵势,薛灵双一剑就破开陆铭的明思十六剑,直指心口,将陆铭制住了。打完之后,薛灵双嗔怪道:“你怎么不出招?”

并不是陆铭不出招,而是她的剑法十分古怪,后发先至,甚至她怎么出的剑陆铭也没有看清楚。

似乎她的剑招和上将军的很像,一剑刺出,别人根本看不清剑的路数。

既然看不见,自然无从破解。

陆铭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,他自诩高手的剑法到底又算什么?但薛灵双却说:“你一直在发呆而已,为何贬低自己的剑招?你在擂台上使剑的时候,剑法之快,我连眼睛都跟不上,我又怎么会是你的对手?”

“你明明……我上次和上将军过招,你明明提醒了我的,为何说你看不见我的剑招?”

薛灵双好奇道:“上将军使出的第一式?那一剑轻飘飘的,而且动作很慢很慢,我见你一直发呆,就随便提醒了你一句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