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铭接过‘真如幻令’,目送那女子越走越远,慢慢消失在营丘的一处街道上。心想她说很久都不会再回来了,也不知会不会再相见。陆铭折返回了正心武堂,继续站在窗口。
等上官云讲学完毕,陆铭才和众人一起去了较场练武。他之前一直在修炼真决和剑术,今日也没有什么不同,除了一板一眼的修炼‘鬼司七式’,然后就对着一个木牌修炼辨识真伪。这是一块涂满了红色的木牌,中间用很淡的墨水写了三个字,如果能用司云眼辨识清楚就算过关了。
只可惜陆铭修炼良久,并无结果。
期间上官云来指点了一些,他问了陆铭一个问题“你确定,这木牌上当真有字?”陆铭顿时露出疑惑之色。上官云见状一下打在他头顶:“异想天开!若是无字,何必让你来看?”
陆铭十分不解。
上官云又道:“心性不定,对错不分,只顾着自我臆想,如何能当一个法家学徒?”
陆铭恍然:“先生说的是,受教了。”
“秉持心性,分辨对错,不可再妄加猜测!我观你资质聪慧,在剑术、真诀上有特别的悟性,但你眼中常有疑惑,本来这也是好事,说明你求学上进。但疑虑过甚反而不妙,让你心中产生了更多的猜测。我法家一道,最是严谨,不可凭着自己的臆想来修炼,需按二十四令的排布层层深入。”
陆铭点了点头,抛去那些臆想和疑惑,重头开始修炼起来。他先从法家第一令“正心”开始,再修“明悟”,之后调动真诀辨识真伪。这一次似乎有了反应,只见木牌上扭曲变化,逐渐出现几个字的影子。陆铭心中一喜,正要凝神观看,谁知木牌上忽然飘出来许多人影,有薛灵双,也有“秦柱”。那些人影逐渐扭曲着,似乎在说话。
只见影子里的薛灵双端坐在一处宝座上,正对着底下的“秦柱”指指点点,还有数名男子站在她身侧。之后,有人抬来了“秦柱”的衣物和书本,连人带杂物一起给丢出了门。薛灵双全程再旁冷冷的看着,眼中全是得意。门外的秦柱十分狼狈,但转眼看去,他眼中却还是笑意盈盈。他就像个落魄的书生,捡起了地上的杂物,然后慢慢的离开了。
陆铭的视角一直在“秦柱”的背后,走了不知多久,“秦柱”忽然转过头来,模样变得十分清晰,他开口说了一句话,虽然没有声音,但从嘴型上能看出来他在说:“熊孩子,董事长的女儿,还是个未成年人,喂,喂,你又岂能招惹?”说的话前半句和后半句的措辞十分不同,前半句还是“地府”的人说话的口吻,到了后半句,似乎就变成陆铭的口吻了,就像是陆铭亲口说出来一样。
陆铭顿时惊醒过来,脑中刺痛,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。再看木牌上什么也没有,字迹也不见了。
此时听上官云道:“今日的修炼到此为止。”
“这么快?”
陆铭一转头,惊讶的发现天色黯淡,原来已经修炼了三个时辰,快入夜了。众人听了上官云的声音,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,然后挨个和上官云道别。陆铭因为还是蹭吃蹭喝的阶段,就和上官云一起回去了。路上的时候,上官云让陆铭不要太焦急,修炼遇到瓶颈是正常的,不用像他那样一入定就时三个时辰。
陆铭听了有些愕然,其实他并不觉得苦闷,觉得才过去一炷香的时间而已。
但无法修炼‘司云眼’已经成了事实,陆铭打定心思,决定去钻研‘真如幻令’,或许能从这里弄清自己心魔的来源。晚上吃了一些东西,他便把自己反锁在门内。因为要学习别家心法,也不敢让上官云知道,否则一定会被逐出师门的。
要知道每一派每一家的心法都对应着各家的学说,这里面也许有相通之处,但绝对不可能相融。世上也没有人能同时学习两中门派的真诀,特别是高级真诀。这就像是一种严格的观点,你赞同一件事,就不可能去赞同另一件事,必须选择其一,没有捣糨糊的状态。又或者打一个直白的比方,你可以是男人,也可以是女人,但绝不可能又是男人又是女人。如果一个人能同时学习两派的真诀,大家并不会觉得你厉害,而是会把你看成“人妖”或者“邪道”一类的。
陆铭自然不想当“人妖”,可他也不是个死板之人。他打开‘真如幻令’,第一章便写着“幻物”,是一篇教人制造幻境的法决,似乎看起来没什么实战作用,而且限制很多。这幻境并不能正对别人,仅仅是针对自己,要打坐进入静止的状态,再把幻境带入自己的脑海。
显然第一章没什么实战用处,陆铭也看不出任何能解除心魔的办法,直接略过。
他翻开第二章“众生相”,此篇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还是针对自己施展幻术,能在幻觉中造出虚拟的“人”就算过关了。第二阶段修炼成功以后可以把别人带入自己的幻境;第三阶段比较困难,需要侵入别人的脑海,将创造的幻境给予别人。
陆铭心想当初观看仙女跳舞的时候,那女子就把自己带入了幻境,想必她已经在修炼“众生相”了,只是修炼到第二还是第三阶段就不清楚了。但其实陆铭误会了一件事,那女子当初并没有在幻境中创造出“人”,因为跳舞的仙女一开始就存在,她只是把当初的跳舞景象加强了一些罢了。
要在幻境中创造出‘人’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人有喜怒哀乐,有悲欢离合,种种表情和情绪,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影相就可以的。要修炼第二阶段,先要走遍大江南北,去观看人生百态,经历世间的种种,如此才能了解何为“人”,达到在幻境中以假乱真的目的。
显然第二阶段的修炼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和思考,并不能一蹴而就。
陆铭跳过了第二章,看向后面的“本我和非我”。此章并无心法,只说“修炼至非我,不分对错,难辨真伪,即算是大成。”这一阶段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用处,似乎只是在思考“非我”到底是什么。但其中有些说法让他耳目一新,和他曾今思考出的结果“镜中的一面是真,另一面也是真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但仔细想一想,这一章似乎只是教人怎么去发疯而已。
陆铭思索片刻,翻向后面,竟然没有了!
是的,后面是一片空白!
整本书有一百页,而前三章的内容只占了三十页,剩余的七十页竟然是一片空白?
“怪哉!”
陆铭把书本合起来,心想那女子说答案在书中,但为何没有找到?难道一定要修炼这法决,才能有所体悟?各家学说都有自己的理念,如果只是粗糙的看一遍,可能真的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。
可是一旦修炼了,就彻底摒弃了法家,再难回头。
如何抉择,是个难题。
他沉思片刻,转念又想:“如果一直修炼法家的真诀,因为心中迷惑的缘故,肯定也走不长久,还不如放手一搏。”如此想着,就重新翻回了第一页,着手修炼起“幻物”。他默念口诀,三次变化手印,只等手印一成,无数画面流转过来。霎时间,只觉得魂飞天外,往高空扶摇而上,似乎飞上了云端。
一眼望去,清冷的月光照耀大地,山峦起伏,大河奔腾,颇有点指点江山的错觉。
“即便是幻觉,也让人心生向往。”
陆铭心中一动,往高山上飞去,轻飘飘的落在了山顶的杨柳树上。他脚下的触感很轻,就好像自己是一片羽毛。此时看黑夜中的山林,因为是冬季,依旧十分的冷清。他跳上另一棵树顶,见远处一缕灯火,在黑暗中缓缓而行,似乎是个赶夜路的旅客。陆铭飞上半空,慢慢的接近了,竟是一个半大的孩童,正提着一盏黄铜灯笼在山间赶路。
此时还是冬季,虽然快入春了,可地面上的积雪还在,一个孩童为何在山间赶路?
陆铭落下云头,站在了地面上,正要开口,那孩童却露出欣喜之色,朝他喊道:“灵感大人?”他顿时一愣,什么灵感大人?接着那孩童跑了过来,也穿过了陆铭的身躯,扑向了陆铭的身后。
陆铭顿时愕然,心想这果真是一场幻境,原来他并不能触碰这里的人。
“第一章只是幻物,原来碰不到这里的人?”
陆铭转过身,忽然见一张漆黑的大嘴咬合下来,将那孩童吞了下去,黄铜灯笼在瞬间熄灭,四周也陷入了黑暗。眼前站起来一个巨大的黑色身影,足足有一丈高,通红的双目藏在黑暗中,正一瞬不瞬的盯着他。陆铭登时大惊,睁开双眼,终于清醒了过来。
这个幻境太过真实,竟然把他吓醒了。
再看桌上的烛火,灯油即将燃尽,已经过去一个时辰。他添了一些灯油,心想‘真如幻令’的书册应该算是练成了第一章了。翻到后面,开始修炼起第二章来。
“众生百相,悦者为心,惧者为下……”
再读一遍,觉得晦涩难懂,想必要花费观看世间的人生百态才能领悟,也不知道能不能速成。陆铭沉吟片刻,翻到“本我非我”那一章,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,不知为何,这里写的东西他十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