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飞逝,又一个月圆之夜来临。
每逢佳节倍思亲,这是阎解旷孤身在外的第一个中秋。
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,犹如明镜高悬。知青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,吃著月饼,聊著故事。
阎解旷自己在家做了几十个月饼,留着当零食吃。阎解旷前世的时候就喜欢自己做吃的。不是买的成品不好吃,可能是没买到好吃的。吃著那些馅饼,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,阎解旷自己说不上来。
阎解旷自己做的就那么几种,芝麻花生馅,红豆绿豆糕馅,简单而美味。
往年,老知青们都是一起过的中秋节,又一个中秋节到来,他们还是决定一起买东西过中秋节。
新来的知青们见此也觉得可以买点东西回来一起过个中秋节。
一大早,众人一起去了供销社,每人买一点吃的,或者是糕点,或者是肉,或者是罐头,又或者是酒水香烟之类的。
大家把买的东西放一起,每人都分一点。
阎解旷直接从空间里拿出两只野兔,两只野鸡,给大家一起加个餐。
其他老知青们有几人一起买几斤猪肉,也有几人一起买月饼的,其他新来的知青们都是自己单独买一些吃的。
二十几人,每人分了一个月饼,这算是奢侈品,每人尝个味道就好。众人将两张桌子抬到院子里,炒好菜就直接端到院子里。
二十几人刚好分了两大桌坐好,男生这边人多坐不下,又搬了一张桌子拼到了一起。这样一张长桌刚刚够坐下那么多人的。
今天是众位女生负责炒菜,男生则负责把包子蒸出来。
趁著有肉,大家一起做了肉包子。当然不会是全部蒸的白面包子,都是白面掺和的苞米面、高粱面、地瓜面等粗粮做的。
不要觉得纯白面做馒头、包子很稀松平常,在这个年代,地瓜、高粱饭、苞米茬子才是主食。
作为吃惯了美食的阎解旷来说,平时在大家看不见的时候,都是自己一个人吃白面馒头、白米饭。至于在大队领取的苞米茬子、地瓜、高粱什么的,都放空间里存了起来,一个月吃那么几回,刷刷肠子。
那里孙正刚带着王超、许灵钧、王建军、任飞拼起了酒,这边阎解旷也和赵红兵、李严虎、陈雷、方磊组了个酒局。时不时也带着新来的冉忠、李海喝几杯。
大喜的日子,女知青那边在周胜男的带领下,也每人喝了几杯。大家都是男人喝男人的,女人喝女人的。
这个年代男女之间还没那么随意,除了一开始大家一起互相敬酒,男女之间也就没有再互相敬酒喝了。
像什么男女之间看对眼了,相互敬酒的,还真不多,一般都是私下朋友之间喝点,像是现在这样的公塿场合还真没有。
只有男生们在相互之间你敬我酒,我敬你酒的。
天色渐暗,阎解旷从屋里拿出一盏煤油灯点上,男女生大宿舍那边也各有一盏,被拿了出来。
煤油灯配月光,这样的美景很适合下酒。
“呜呜~”
突兀的哭声惊醒了众人,原来是女知青那边有人在哭。
阎解旷他们抬头便看见好像是那个叫孙晓梅的老知青在哭。孙晓梅来知青点已经是第二年了,平时也是很温柔的一个人,没什么存在感。也就是她运气好分在这里插队,要是分在一些更加贫穷的山沟沟,早被吃的渣都不剩了。
也不是看不起穷人,阎解旷前世自己也是穷人。正所谓穷则思变,人一穷了就会变通,不怕懂法的人变通,就怕那些无知之人变通。
在这个时代的乡下农村,很多人都很无知,根本不懂法。什么买媳妇、抢媳妇,多的是。不怕你不服,全村人看着你,山卡卡里你也跑不了。
大西北这些地方多,所谓衣食足而知礼节,饥饿之人则没有礼节。
阎解旷所在的地方,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了,大队不但有好几名高中生、初中生,还有一名工农兵大学生!这大学生名额也是公粮交的齐,交的好的奖励。只有优秀大队,才能得到这个大学生名额。
孙晓梅的哭声就像就是一个讯号,带着其他人也更加的思念家人了。
“也不知道爸妈吃月饼没有?大弟、小妹肯定把我那份给抢去了!”
“你家人少还好,我家里兄弟五个,想吃点好的不容易啊!”
“我昨天刚收到家里来信,小弟说明年也要下乡,不知道会被分到哪里。”说这话的是王建军。
王建军家里也是兄弟姐妹好几个,他是家里老大,出来后没有家里的支援,他一个人也支援不了家里。
大家印象里也都是农村很苦、很累,吃不饱穿不暖很正常,像是这里这样只要好好干活都能吃饱的地方真的不多。
王建军家里也没觉得他在这里不见得过的多好,所以也不会想着让他的弟弟能分到这里来。
也不是王建军不给家里说,只能说王建军见识少了,不知道真正的饥饿、贫穷是什么样子的,觉得这里是常态。不然肯定也会想着法子让老弟分到自己这里。
众人听了这些也是议论纷纷,许多家里兄弟姐妹多的也是心中一动,有几个机灵鬼相互看了一眼,也没有多说什么。
只是第二天就有好几人要去公社去寄信,信里大都是期盼家人如果要下乡,就来这里,能相互有个照应,
第二天醒来,只觉得脑袋还迷迷糊糊的,阎解旷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睡的,只知道自己摇摇晃晃回到屋里的时候,外面还有人在喝酒聊天。
novel九一。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