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省去中间商赚差价,转头逛起秦淮河(1 / 1)

朱瞻基接过宫女奉上的青瓷茶盏,指尖感受着温热的茶汤。他浅啜一口,龙井的清香在舌尖流转,忽然想起一事,便放下茶盏。

他对着正在殿中演练拳脚的朱棣说道。

“爷爷,孙儿还有个不情之请。”

朱棣身着灰白常服,一招“白鹤亮翅”刚使到一半。闻言收势转身,衣袂带起一阵微风:“但说无妨。”他气息平稳,显然这套拳法已经练得纯熟。

朱瞻基搓了搓手指,略显腼腆地说道:“能不能批几个地界大些的皇庄给我?最好离京城近些的。”

朱棣接过小太监递来的汗巾,擦了擦额角的细汗,饶有兴趣地问道:“你要皇庄做什么用?我记得你名下产业不少了。”

“是这样的……”

朱瞻基眼睛一亮,解释道:“我想养些鸡鸭鱼肉,再建几个作坊,专门酿酒、制酱、腌菜……这样御膳楼的食材供应就能自给自足,省去中间商赚差价,还能保证新鲜。”

朱棣闻言,嘴角微微上扬,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。

“你小子,点子可真多。”

他转身走向案几,随手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。

“准了,等下我让小鼻涕拿着地契给你送到寝宫去。南郊那几个庄子不错,离城近,水土也好。”

朱瞻基连忙躬身行礼,眉开眼笑:“那就多谢爷爷了。”

朱棣突然起身,常服下摆带起一阵微风。他走到朱瞻基面前,粗糙的手掌重重拍了拍孙儿的肩膀。

“你先别谢我,”说著压低声音,“你帮我看看我这《长青?》到底有没有长进。练了这么久,内力好像一点都没涨似的。”

他练《长春?》也有些日子了,除了最早期的时候需要朱瞻基渡气运?,后面渐渐他已经可以自行打坐运?了。

只是练了这么多天,内力一直没什么长进。

朱瞻基扶著朱棣在软榻上坐下,指尖轻轻搭在老人腕间。他闭目凝神,感受着那细若游丝的内力流动。

片刻后睁眼道:“爷爷,这内?讲究循序渐进,只能靠水磨工夫,日积月累才能见效。”

朱棣眉头微皱,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膝盖:“就没有快些的法子?我这把年纪,等不了那么久。”

朱瞻基沉吟片刻:“要是真想稍微快一点的话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”

朱棣立刻身子前倾,眼中精光闪烁:“什么办法?”

“需要找些珍贵草药,”朱瞻基斟酌著词句,“比如百年灵芝、百年人参之类的。孙儿在古籍上看过,这类药材炼制成的丹药对修炼内?大有裨益。”
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刚好我就会炼制这种丹药。”

这其实是在《易筋经》上记载的大小还丹的炼制方法。小还丹主药是百年药材,而大还丹则需要三百年以上的药材。以目前的条件,大还丹是不用想了,但小还丹还是能试试看的。

朱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太医院里倒是有几株百年老参……是前年朝鲜进贡的。”

“那就多谢爷爷了,”朱瞻基笑道,“等练成了,我第一时间给您送来。”

朱棣摆摆手:“金令牌在你手上,你直接去取就是了。”说著站起身,活动了下筋骨,“记得挑品相好的,但也别浪费了。”

“孙儿明白。”

朱瞻基恭敬地应道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炼丹需要的其他辅料。

随后朱瞻基离开乾清宫后,便马不停蹄的赶去了……秦淮河上。

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年间在南京秦淮河畔设立?“富乐院”??(后称“旧院”),作为官方管理的青楼集中区。旧院专为官员、文士和富商服务,属于?“卖艺不卖身”?的高端场所。

朱瞻基离开乾清宫后,并未直接回府,而是换了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锦袍,怀着揣著金令牌,带着几名心腹听风卫,径直往秦淮河方向而去。

此时天色已暗,秦淮河两岸灯火通明,丝竹管弦之声隐隐传来,河面上画舫游船穿梭,红纱灯笼摇曳,映照出一片旖旎风光。

“旧院”是秦淮河畔最负盛名的青楼聚集地,楼阁精致,庭院幽深,来往皆是达官显贵、风流才子。

那一到晚上,生意是好得不得了。

朱瞻基刚踏入其中,便见几位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儿正与几位佳人调笑,脂粉香气扑面而来。

老鸨眼尖,见他衣着不凡,立刻堆满笑容迎上来:“这位公子面生得很,可是第一次来我们旧院?不知喜欢什么样的姑娘?”

朱瞻基微微一笑,随手抛出一锭十两银子:“听闻旧院花魁艳绝秦淮,今日特来一观。”

老鸨接过银子,眼睛一亮,连忙引他入内。

“公子来得巧,今日正好是我们秦淮河最美花魁柳如烟登台献艺,她可是从不轻易见客的!”

novel九一。com

(后面明末秦淮八艳之中,就有个女子名叫柳如是,所以这里有个女子叫柳如烟也很合理吧,捂嘴偷笑罒ω罒。)

不多时,珠帘轻挑,一位身着素白纱裙的女子款款走出。她眉如远山,眸若秋水,唇不点而朱,肤若凝脂,行走间如弱柳扶风,自带一股清冷出尘的气质。

朱瞻基目光一凝,心中暗赞。

“好一个绝色佳人!”

“以前经常听说柳如烟怎么怎么,就是没有丑过,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了一位。”

“今日一见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”

柳如烟怀抱琵琶,指尖轻拨,一曲《霓裳羽衣》悠扬而起,音色空灵,如清泉流涧,令人心神俱醉。曲毕,她微微欠身,声音清冷如霜:“如烟献丑了。”

等柳如烟献艺结束退场,朱瞻基跟着走了过去。

朱瞻基走进柳如烟所在的雅间,然后轻拍着手掌笑道:“好曲,好人!不知柳姑娘可愿随我入府?”

柳如烟抬眸看朱瞻基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淡淡道:“公子说笑了,如烟卖艺不卖身。”

朱瞻基也不恼,只是从袖中取出一枚龙形玉佩,放在桌上:“若姑娘愿意,日后不必再在此处抛头露面。”

柳如烟望着那枚价值连城的龙形羊脂白玉,沉默片刻,终是轻叹一声。

“公子既如此诚心,如烟……愿随公子离去。”

龙形玉佩,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。

这时,老鸨却是一脸难色的走了过来,拉着朱瞻基说道。

“公子,这不合规矩啊。旧院女子,轻易不能赎身,而且你这玉佩……”

朱瞻基没有废话,只是拉着老鸨转身,然后给她看了一眼金令牌。

“懂了吗?”

老鸨见状,脸色大惊,然后连连点头说道。

“懂了!懂了!”

离开旧院,朱瞻基又登上一艘雕梁画栋的花船。

船内丝竹声声,几位歌姬正唱着昆曲《牡丹亭》。其中一位女子嗓音尤为出众,一开口便如莺啼婉转,余音绕梁。

朱瞻基听得入神,待曲终时,直接问道。

“方才唱‘游园惊梦’的是哪位姑娘?”

一位身着淡粉色罗裙的女子盈盈起身,眉眼含笑:“回公子的话,是奴家苏小小。”

她生得娇小玲珑,杏眼樱唇,肌肤如雪,说话时带着几分吴地口音,软糯动人。

朱瞻基笑道:“姑娘的戏腔,比宫里的乐师还要妙上三分,不知可愿随我回府,专为我唱曲?”

苏小小看朱瞻基潇洒倜傥,满身贵气,便掩唇轻笑:“虽然奴家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官人,但公子若喜欢,小小自然愿意。”

除了柳如烟和苏小小,朱瞻基又看中了几个才貌双绝的清官人女子。

林月儿:擅舞,腰肢柔软如柳,一袭红裙旋转时如烈火燃烧,令人移不开眼。

沈青瑶:琴艺高超,十指纤纤,一曲《广陵散》弹得荡气回肠。

赵雪衣:善诗词,谈吐不凡,眉目间自带一股书卷气。

他左手金令牌,把手听风卫指挥使令牌,最后他只付出几?两银子,便帮这几位姑娘赎身了。

哪怕他真想多给,那些人也不敢要。

夜色渐深,朱瞻基带着一众佳人登上马车,心满意足地离开秦淮河。

他斜倚在车厢内,看着眼前或清冷、或娇媚、或才情横溢的女子们,嘴角微扬:“今日这一趟,倒是收获颇丰。”

柳如烟静静坐着,目光透过车窗,望向渐渐远去的秦淮灯火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苏小小则笑吟吟地凑近,柔声道:“公子,可要小小现在为您唱一曲?”

朱瞻基大笑。

“好!今夜,不醉不归!”

马车缓缓驶向一个隐秘的五进大宅院。

novel九一。com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