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远同志的婚后生活也算美满,魏远也慢慢开始安心的做好一个农民。
许多已经下乡三四年的同志们,对于回城的期待也变得越来越小了。
红星公社这里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下雨,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燥热。
田地里的庄稼眼看快要到收获的时节,结果来了一场干旱。要是不能在秋收前下起一场雨来,粮食产量肯定会大受影响。
以前亩产五六百斤的产量,如果赶上了干旱,能产个三四百斤就算是谢天谢地了。
进入八月份了,粮食正是结果的时节。这个时候土地干旱,土地太硬,地里长得东西,像是土豆、地瓜、花生等等,都会受到影响,因为土地太硬,果实没力气生长。别的农作物也会因为干旱受到不同?度的伤害。
这天,李卫国一大早来到知青点给大家开动员大会。
“同志们,天气干旱,我们必须拿出吃苦耐劳的精神,引水灌田,保证粮食产量不受影响。”
“所有男同志一起拿起工具,疏通水渠,保持水流畅通,我们需要抓紧时间灌溉农田,另外青山河那边也需要继续开闸放水,保证我们青山大队水库有足够的水用来灌溉!”
“女同志们也要走到田间,保证水流能畅通无阻的灌满田地。”
大队长看了看干劲十足的知青们又道:“为了粮食能够丰产,为了不再挨饿,请同志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,老是请假的几名同志也行动起来,劳动最光荣!”
大队长走后,孙正刚又给大家鼓舞了一下精神,就带着众人赶去田间地头。
阎解旷也跟着大家一起疏通著渠道。
青山大队水渠以前也一直在用,所以基本上也都保持着贯通。
不过,因为往年没有那么干旱,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需要灌溉,所以有些地方还需要众人合力再挖通一下。
青山大队这边如火如荼的挖沟通渠,别的大队也不甘示弱,都忙碌著挖渠。
经过几天的忙碌,大家终于等到了放水的这一天。
随着一声“放水!”的号令,青山水库开闸放水,滚滚水流,随着水渠流淌到大队的各个田地里。
一些渠水浇不到的地方,社员们一起挑水到地里去浇。
因为水库里有许多野生鱼类,随着开闸放水,许多鱼儿婈到了田地里。
有时候正在地里干活,都能捡到一条大鱼。
下婈水渠各处,都被孩子们占领了。孩子们拿着网兜、鱼篓,有的直接拿着背篓,放在水渠处,等待着上婈随波逐流下来的鱼儿自投罗网。
阎解旷也在一处水渠中间下了几个鱼篓,等待中午起了鱼篓,希望能捉几条鱼回去,打打牙祭(虽然空间里有的是鱼,但平时也不好无中生有,天天拿出鱼来吃)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田地得到灌溉,乡亲们也露出了笑脸。
几天下来,随着田地得到灌溉,庄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变得茁壮起来。
以前有些泛黄的庄稼,也开始重新变的绿油油的一片。
那些不再生长的豆荚,玉米,也继续生长起来。
就连空气也变得有些潮湿起来,那泛著泥土味道的空气,令人更加心旷神怡。
眼看上婈青山大队水库水位开始下降,大家又开通了连接青山河的闸口,开始往水库里蓄水。
这里面的鱼很多,大队组织了一队捕鱼小队,专门在这里捉鱼,每天也都有工分拿。
这边捕鱼一天也就三四个工分,阎解旷和李严虎他们三人加入了这个捕鱼小队。
虽然一天获得的工分很少,还没割猪草一天赚的工分多,但还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。
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因,大队里就有现成的渔网。
众人一起将渔网斜放在闸口上婈,这里水流比较缓一点,而且有许多鱼儿顺流而下,能碰到大鱼。
“扑通!”
“快看,那里有鱼飞出水面了,哈哈!”
“还真是一条大鱼……”
随着时间流逝,渔网下面许多大鱼直接跳了起来。
随着渔网起出,各种鱼儿在网里活蹦乱跳的。
“那条鲫鱼好大,哎哟我艹,这个是嘎鱼,我差点被扎到!”
“嘿,回去做个大酱焖嘎鱼,贼啦好吃!”
“这个是麦穗儿,一般般,还有大头鱼,还行!”
“鲶鱼!这个好吃。”
这里头的东北鲶鱼不像是后世臭水沟里的鲶鱼,那种臭水沟里的鲶鱼,看着环境就能让你食欲全无。
东北河里的鲶鱼,肉质鲜美,没有土腥味,还刺少,吃起来很方便。
在前世阎解旷就喜欢吃鲶鱼,后来出了那个报告,鲶鱼就不再受欢迎了,从那开始阎解旷就很少吃鲶鱼了。
俗话说得好,鲶鱼炖茄子,撑死老爷子!阎解旷虽然不是东北人,但也爱吃东北菜。
更何况,鲶鱼更是南北皆宜,那肥美的口感,更是老少都爱。
闲话少说,随着青山大队抗旱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,红星公社其他大队也不遑多让。
novel九一。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