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皇后和杨氏聊了一会儿,就把目光锁向穿着绿色绣纹中衣的徐章英。
小童脸上肉嘟嘟的,看着十分可爱。
“五郎,走近点让本宫瞧瞧。”
曹皇后朝徐章英摆手,示意他过来。
徐章英站起身子,先是看了眼杨氏,见后者笑着点头,他就一步一步地走到曹皇后跟前。
糯糯道:“娘娘。”
曹皇后伸手摸了摸徐章英的肉肉的脸蛋,要是自己的孩儿没早夭,应该也是这样惹人疼吧。
一旁的女官将帕子递到曹皇后手里。曹皇后擦了擦眼睛,“好孩子,娘娘送你一对长命锁。”
女官将事先准备好的的精?金丝楠木盒拿出来,里面放著工部制造的长命锁。
紧接着,曹皇后又从身上拿出一枚上好的玉佩,玉佩表面为青绿色,正合适穿着青衣,白白胖胖的徐章英。
“来,把这枚玉佩带着。”
一旁的女官蹲下身子,将玉佩挂在徐章英的腰间。
“呦,英哥儿腰间还挂著小木弓呢,可是喜欢射技?”
徐章英心想,真没有!
但看着皇后娘娘那张?慈却不失威严的脸,他说不出口。
只能昧著良心“嗯”一声。
“徐家的,大内有不少善射的武官。英哥儿若是喜欢,本宫就在大内挑一位武官,日后去教英哥儿射艺。”
蓝小胖子苦着脸,强颜欢笑,笑得比哭还难看。
h曹皇后发现了异样,瞧出眼前的小福星似乎并不想习武。
可勋贵之后,若是不积极进取,迟早会衰败下去。
京城中门道衰落的高门之家可不在少数。
“谢皇后娘娘”杨氏起身谢过,“娘娘,我家这混小子日日睡到日上三竿,臣妇怕这混小子是三分钟热度。”
曹皇后闻言,笑着看着徐章英,“英哥儿,告诉娘娘,你能坚持住吗?”
徐章英皱着鼻子,再次昧著良心,“娘娘,我能!”
“善。”
曹皇后搂着徐章英,“徐家的,那便这样说好了。”
杨氏再次谢过,“谢娘娘厚爱。”
曹皇后扭了扭徐章英的肉脸,“这孩子着实是个好的。”
一旁的平宁郡主应和道:“母后说的是,儿臣也喜爱的紧呢。”
当天回到府里,没一会儿,从宫中出来的两辆马车拉着两车东西来到侯府。
徐府得到消息,不许大开中门,开了一个侧门,让两辆马车进入侯府。
杨氏对着皇宫的方向福了福身,“姑姑,替我跟娘娘道声谢。”
女官笑着点点头,“徐侯夫人,娘娘说了,这第一车里的东西是娘娘给五郎的,后一车地东西娘娘说是给家中小辈的。”
皇后娘娘没有具体说给谁,全凭杨氏做主。
“娘娘得知老太太近日身子不佳,特意让奴婢请来一位太医,不知老太太在何处?”
杨氏连忙引路。
老太太前阵子染上风寒,便一病不起,已经有了一段时日。
杨氏吩咐一旁的小菊将两箱东西登记入册,其中给徐章英那箱直接放到替他开辟出来的库房中。
……
徐章英没有回到自己的院子里,走到家中特意开辟出来的书塾。
两位哥哥正埋头苦学,尤其是二哥,拿著书,嘴里念著“之乎者也”,脑袋一扭一扭的,看着特逗。
靠门的徐章赫听到动静,做手势让徐章英噤声。
novel九一。com
徐章英不解,凑了过来。
“二哥,三哥,这几日不是休沐吗?你们怎么不出来玩啊?”
徐章谦放下《论语》,“五弟,你来的正好,母亲回来时说,让我与三弟教你识一识字。”
一听要自己学字,徐章英连忙转过身,作势要跑。
但三岁小童怎比得过十岁少年,没一会儿就被拽住了。
徐章英可怜巴巴地看着二哥,见后者毫不心软,只能又巴巴地看着三哥徐章赫。
徐章赫倒是心软了,毕竟是自己逗大的弟弟,可心软归心软,他也爱莫能助。
“五弟,乖乖坐着学一会儿吧,别让二哥为难。”徐章赫劝道。
二哥地学问高过他一大截,这活儿自然是被二哥接下了,他就算想帮徐章英都不行。
偏偏这小子还自己凑上来,这不是没事找事吗。
徐章英现在真想抽自己两巴掌,没事来书塾作甚!
好在二哥也不为难他,拿了一张他幼时临摹的字帖,摆在书案上。
“今日你的任务不重,学会这三个字就行。”
徐章谦指著字帖,“这字叫英,就是你的名。”
光说还不够,徐章谦绕到徐章英后方,抓住他的手,拿起毛笔。
第一遍就握着他的手,写了一遍英字。
“会写了吗?”
徐章英懵懂地点点头,又迅速摇头。
徐章谦也不急,“你再看看,我再教你写一遍。”
说著,又握著徐章英的手,写了一遍。
徐章赫手撑在书案上,侧着身子看着徐章英在徐章谦的怀里学写字。
家中的儿女都由杨氏亲自抚养,杨氏也一视同仁,从不会苛待庶子,庶女,也不会因为他们是嫡子嫡女就获得优待。
徐章英不知怎的,一开始心里还很抵触,但是当自己试着写了一遍后,发觉写字也不是什么难事嘛。
这让他的满足欲爆棚,开始自己一遍又一遍的临摹起来。
徐章谦看了两遍,见徐章英写的越来越像字了,满意地点点头。
果然他比先生强多了,他只教了两遍,五弟就会了。
不像先生,教了三哥三遍,三哥才勉强记住。
徐章赫打了个喷嚏,揉了揉鼻子,“难不成是着凉了?”
徐章英这会儿写的正起劲,被徐章一个喷嚏吓得笔画歪了。
皱着眉,重新拿出一张宣纸,继续临摹。
送走太医和女官,来到书塾外的杨氏见徐章英竟然乖乖地待在书塾里,朝一边地小菊道:“今日的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?”
小菊也满脸笑意,“许是五公子就是喜欢读书呢,大娘子您该高兴才是。”
杨氏颇为感慨。
她虽是武将之女,可小时候也是要每日读书写字,虽不用读四书五经,可练字的苦她也吃过。
那时要是没写好,可是会被女先生打手板子。
“只要英哥儿肯学就行。”
杨氏没有打扰三兄弟,难得他们今日这么有雅兴,都在书塾里刻苦读书。
“大娘子不进去瞧瞧?”小菊问道。
“不用了,本也没打算让他们今日读书,他们乐意待着就待着,想玩便玩。”
他们家到底与那些寒门不同。
让他们读书不是一定要他们考上进士,只是想让他们明理。
novel九一。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