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妇辞

织妇辞朗读

夫是田中郎,妾是田中女。

当年嫁得君,为君秉机杼。

筋力日已疲,不息窗下机。

如何织纨素,自著蓝缕衣。

官家榜村路,更索栽桑树。

译文

丈夫是农民,我是农妇。

当年我嫁给丈夫,便开始在夫家从事纺织劳动。

我一天天疲劳下去,越来越没有气力,却一刻也不能停止纺织。

为什么我织出来的是细白的丝绢,而我自己穿的却是破烂衣服。

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张贴告示,要农民广栽桑树养蚕缫丝。

注释

田中郎: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。

妾:古代妇女的自我谦称。田中女:农村的劳动妇女。

秉:执持,操持。机杼:泛指织布的工具。机:织具也。杼(zhù):织布的梭子。

日:每天。疲:衰竭。

息:停止。

纨素:精致洁白之细绢。

著:穿。蓝缕:破敝衣裳。

官家:指地方政府。一说官家谓帝王之家。榜:布告,告示,此作动词,张贴告示。

索:要求。栽桑树:指栽种桑树养蚕取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华忱之 喻学才.孟郊诗集校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5年版:第23-24页

织妇辞创作背景

  公元812年(唐宪宗元和七年)夏四月,“敕天下州府民府,每天一亩,种桑二树,长吏逐年检计以闻。”其时孟郊因老母病故,丁忧去官,寄居洛阳,《织妇辞》当作于是时,反映东都一带情况,当然对全国来说,也有代表性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卢华语.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.重庆:重庆出版社,2006年12月版:第239页

 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社会,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所谓的“女织”是相对的大多数劳动妇女白天是“田中女”,晚上要“秉机杼”。这种现象许多纺织诗都有所反映,如范成大“昼出耘田夜绩麻”。

  女主人公白天劳累已疲惫不堪,晚上还要不停地当窗织纨素。如此劳碌,自己穿的却是“蓝缕衣”。那么她辛辛苦苦织的纨索哪儿去了呢?“官家膀村路,更索栽桑树。”官家已贴出告示,要农民植桑养蚕任其挥霍。至此,我们恍然大悟,原来“官家”就是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真正根源。史载,当时官府除了征收正税外,又有“杂调”,更有所谓“临时折估”、“临时索取”,丝茧税也随之加重。

  诗的开头直呼“夫”,似乎“妾”是怨恨自己嫁给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过。最后笔锋一转,揭示出自己受苦的真正根源。全诗借用织妇的口吻,语言直白如话,诗意层层逼进。明里是“闺怨”之辞,暗里是刺官之语。诗人通过“指夫说官”的手法,含而不露地给敲骨吸髓的统治阶级一击。

孟郊
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 ...

孟郊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汪石青

龙鸾百队会蟠桃,冷看熙来攘往劳。座上有时吹合雅,人间何处吊离骚。

投壶未必诸天笑,衔石终看一念牢。妙手不辞稍点缀,居然忘镜又忘刀。

()

尧舜垂衣明日月,皋夔论道际风云。须知天地生成德,间世真儒辅圣君。

()

羽阳宫殿悲何处。彩云萧史同朝暮。霸业久随尘,问咸阳、可怜焦土。

祗河岳,还如故。

()
江源

主家富敌国,金谷年年春。楼台艳罗绮,交疏镂檀沉。

黄金易歌笑,明珠买妾身。火浣裁舞衣,珊瑚如拆薪。

()

纤云弄巧,玉钩低挂,又值双星良会。鹊回露冷夜何其,述不尽、离愁无寐。

人间别后,梦沉书远,隔断万重烟水。遥怜客馆对孤尊,也定忆、秋来憔悴。

()

山市家家秉烛游,风檐齐挂月灯毬。不须更用闲妆点,人在鳌峰最上头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