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·其二

浪淘沙·其二朗读

洛水桥边春日斜,碧流清浅见琼砂。

无端陌上狂风疾,惊起鸳鸯出浪花。

译文

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,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。

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,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。

注释

洛水:黄河支流,在今河南省西部。唐敬宗宝历二年(826),刘禹锡奉调到洛阳,任职于东都尚书省,约两年。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,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。此首言及洛水桥,应是在洛之作。

琼砂:美玉般的砂砾。

无端:无缘无故,突然间。

  洛水桥边春日斜,碧流轻浅见琼砂。无端陌上狂风急,惊起鸳鸯出浪花。这首诗中用了多个意象。首先是“桥”。其次是“春日”,春日高照犹如沐浴浩荡的皇恩。“日斜”则意味着恩惠渐少。美如玉的琼砂沉入水底,有才能的人没有被任用。平地突起的狂风恰似刘禹锡顺利的政治生涯突遭贬谪的厄运。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 ...

刘禹锡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倪岳

宗家灯火帝城西,闽海亲劳客远携。五色云霞笼薄雾,两轮日月贯晴霓。

鱼龙照眼春犹蛰,燕雀迎人夜不栖。一笑相逢成四美,兴来聊与醉分题。

()

竹荫巧藏三伏,茶香分入四邻。

波间先辨来客,石畔长眠醉人。

()

停棹投渔火,人烟自一区。

远行衔月浅,隔水度营孤。

()

祖宗德泽被生民,列服山川各效神。

几见高冈鸣凤集,又盾层浪化鱼新。

()

周这士也贵,如圭璧璠璵。

东陕与南土,出入本裕如。

()

有子端应胜买田,苇间待汝共延缘。不须灯下吴江雨,相见论诗动隔年。

()